2011年9月7日 星期三

談台北市古蹟保存與維護

九月的第三個星期六、日是全國古蹟日,台北市文化局也在本月規劃「台北古蹟日」,活動辦了很多,問題是,最基本的古蹟維護,以及如何將古蹟與周邊環境整合串聯,卻沒有做好。
全台北僅存兩座隘門之一的「艋舺隘門」即將被拆除(另一在芝山岩惠濟宮旁)。鄭州路上的「鐵道部部長宿舍」被棄置大量垃圾,彷彿垃圾場,後又因失火更加殘破不堪。萬華大理街的「台北製糖所」月台遭破壞,起因還是邀請藝文團體進駐「活化」。台北車站後站旁的「專賣局台北後站倉庫」變成為停車場,梁柱、外牆破損清晰可見。基隆路上的「義芳居」與「芳蘭大厝」因白蟻侵蝕,幾成廢墟。這些都還只是最近4個月之內的紀錄,若再加上林森北路旁的「華山車站」,乃至於拆了就再也裝不回來的中山橋以及蘭州派出所。擁有最多資源的台北市,馬、郝兩任至今13年,古蹟遭到破壞不勝枚舉,堪稱「古蹟終結者」。
高雄市一年總預算大概比台北市少800億,十多年下來就是一兆的差距,兩者可用資源天差地遠,但是高雄市在古蹟的維護上卻有值得借鏡之處。高雄老火車站,在三鐵共構的規劃下,一邊是顯而易見的速度與成本考量,另一邊是隱而不顯的古蹟文史價值,兩相拔河,原先也將面臨拆除命運。幸賴當時有熱心的文史工作者提醒筆者,說服謝長廷市長,最後決定將這棟日治時期就留下來的帝冠式屋頂建築搬遷82公尺,轉型成為高雄願景館,至今矗立在高雄火車站旁,夜晚燈光一打,懷舊浪漫氛圍油然而生。
台灣的古蹟,紀錄從大航海時代、明鄭、清領、日本殖民政府一路下來的點點滴滴,融合國際、海洋、中國、日本、原住民等多元成份,換句話說,古蹟的維護與利用,不只有歷史學習、文化保存的意義,更加重要的是,如何讓台灣內部各族群,更加了解彼此的過去,分享各自承載的不同歷史記憶,有助淺移默化凝聚共識。
台灣人民盼望族群更加融合,了解彼此的歷史是基礎,善用古蹟則是好的開始。而政府對於古蹟的維護,也絕不是列名幾級古蹟就大功告成,後續發揚才是重點,至於破壞拆除那就更要不得了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
河右岸 TV 台 河右岸相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