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

軍購不順 馬政府傾中是關鍵

台美軍售長期以來都帶有相當的戰略思考與外交策略成份,藉由武器的採購,加上相關的後勤支援、人員派遣、技術轉移,台美軍售的實質意義遠超出所購買武器的帳面性能與金額,一方面,台灣可以展現自我防衛決心,確認與美國在亞太戰略平衡上的共同立場,另一方面,美國則能夠重申對保障台灣安全的堅定立場,同時向東亞國家,包括日本、南韓等盟國,又或是中國等潛在威脅,展示美國在東亞地區的強大軍事存在(military presence),有助區域穩定。換句話說,在1979年台美正式外交關係結束後,往後持續30多年不墜的台美軍售,真正做到讓台美關係細水長流,也正是如此,軍售頻率與強度成了觀察台美關係的最重要指標,而如今馬政府在F16採購上的種種問題,則見微知著的顯示台美互信的逐漸崩解。
在國際戰略上,台灣過去一貫採取平衡(balancing)策略,透過加強與美關係,抵銷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威脅與外交打壓。同樣的策略也見諸於東南亞國家,面對中國軍事擴張,去年更首次將南海列為核心利益,東南亞諸國,特別是在南海議題上與中國直接衝突的越南、菲律賓,不約而同的將目光轉向美國,希望美國能介入來平衡中國勢力,也因此越南與美國共同發表聲明,強調南海問題必須以外交手段和平解決,同時計畫進行聯合軍演,而菲律賓拉緊美國強調美菲相互防禦協定的存在,至於一向對國際局勢保持敏銳嗅覺的新加坡,在與中國保持友好關係的同時,開放新加坡港讓第七艦隊進駐,同時多次呼籲希望美國勢力能長期留在東亞共抗中國。
中國崛起,東亞除了日本無一國家有能力單獨處理,也因此逐漸發展出所謂格列佛戰略(Gulliver strategy),也就是個小國團結一致面對中國,齊心合力拉住中國這個大巨人。台灣原先應當是此戰略的關鍵角色,共同維持東亞區域穩定,但是在馬英九上台後,台灣一改過去平衡戰略,轉為與中國一同唱和(bandwagoning),先是講出決不要求美國為台灣而戰,逐年降低台灣軍事預算,低至僅佔2.1%GDP,如今更是連買F16的預算都不編了,同時快速與中國接近,兩岸黨政高層密集互訪,大小協定不斷,近期更先後爆出現役少將當起共諜,以及退役高階將領赴中把酒言歡,說出國軍、共軍都是中國軍,看在華盛頓眼裡,點滴在心頭。
對美國而言,支持台灣,特別是軍售,一定程度建立在犧牲與中國交往的前提上,然而由於分享相同的民主自由價值觀,以及共同的戰略利益,以台灣關係法為核心,台美互信尚稱穩固,但眼看馬政府戰略轉向,美國對台軍售越來越兩面不討好,放棄台灣的聲音已開始在華府外交圈出現,畢竟,再賣武器給台灣,一旦兩岸都是中國軍一語成讖,難保不會陷入第二個阿富汗塔利班困境,也就是今日努力培植的盟友,成為明日麻煩的敵人。同理,日本自去年以來開始強化西南防禦,先是將與那國島防空識別區(ADIZ)西移靠近台灣,更宣布將在當地興建監測站,表示日本鑒於中國海軍頻繁出入第一島鏈,已不再信任台灣還願意分擔防禦任務,別無選擇只能自己來做。
馬政府今日在F16採購上的種種問題,象徵著台灣在美國戰略價值的下降,而在國共交易中被出賣的台灣利益,以及被破壞的台美、台日關係恐非短時間內能彌補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
河右岸 TV 台 河右岸相簿